header
space
space
笑談戲棚內外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頭炮,在農曆新年前和大年初一,於未來的戲曲中心所在地,為市民上演四場大戲,名為西九大戲棚

戲棚不單是數百名觀眾的看台,也是一個數百名有份參與者的綜合表演大舞台。無論是工作人員、樂師、服飾人員和老倌,還是竹棚師父,都是一個表演身手的好機會。

粵劇戲棚歷史悠久,梨園故事又特別多,所以西九管理局有幸邀請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阮兆輝「輝哥」和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吳鳳平博士,與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談談一些有關戲棚內外的有趣事。

吳: 吳鳳平博士
阮: 阮兆輝
茹: 茹國烈

Graham at APA
Graham at APA
Graham at APA

茹: 首先多謝兩位前輩大駕光臨,與我們溫故知新,展望將來。輝哥,你做棚戲都已經超過五十年,究竟香港為何有棚戲的出現?

阮:  戲棚一向有供神廟會,凝聚鄉親的作用,戲棚主要在沿海附近發展,因為漁民以前沒有收音機和雷達,他們出海隨時一、兩個月不見岸邊,每次出海都有風險,故漁民會捐很多錢做神功戲求天后,亦因為戲班與紅船的傳統關係,因此戲班仍保留著很多船家的語言,例如開身,閘水等...

茹: 戲棚是嶺南特色,特點是靈活多變,因地制宜,可大可小,可以在家裡搭,也可以在山邊海邊…

阮: 以前地方又多又大,大戶人家的庭園很大,所以可建成很大的戲棚,這情況現代人可能較難想象…

茹: 那就像紅樓夢描述的一樣。

阮: 所以棚戲、神功戲,其實也是街戲,只要有兩行車路,便可霸一半搭棚演戲,然後一條路行車。

茹: 我見過最小的戲棚是在彩虹邨砰石附近…

阮: 更小的可能是跑馬地黃泥涌道馬場邊的公園,每年一次搭棚演戲。

戲棚似紅樓夢、莎士比亞?

阮: 很多人都知道以前有男棚、女棚,也有男班、女班分開演,但可能不知道觀眾也要分開坐。男棚和女棚中間流一條通道,兩邊是有廂房,中間有舞台,上面坐,下面企,十分熱鬧。

茹: 好似莎士比亞的時代一樣...

阮: 所以古今中外都有,表演的理念相同,這種形式現仍保留於潮州戲棚。

吳: 我知道廿年前鄒鳳鳴曾在榕樹頭做棚戲。

茹: 還有佐治五世公園神功戲,正是我們今次西九大戲棚附近。今次我們構思的戲棚,可以坐800人,香港市區很久沒有做大型棚戲,應可吸引平時不看大戲的人,無論是遊客、還是喜歡看表演的觀眾。此外,我們刻意選擇在未來的戲曲中心的會址搭棚,一方面配合西九的規劃,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可以繼續推廣這項在以前、現在和未來都一樣富有特色的傳統。

吳: 戲棚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文化體驗,因為棚戲可以是一個核心,看飄色、舞龍舞獅、麵粉公仔的周邊活動,熱熱鬧鬧,不單為街坊鄰里增進交流提供了更多機會,也是一個確認文化身份 (cultural identity) 和學習機會。

茹: 更同香港文化和社會傳統連接,戲棚是一個開放象徵,我們今次做戲棚時,也會著重究竟以前戲棚有什麼東西吃,盡量營造周遭的氣氛。

戲棚愛爆肚?

吳: 對!有一次我和一群外國人去白沙灣看「鳳閣恩仇未了情」,中間有一段gimmicks,演員突然說了兩句英文,即興爆肚。

茹: 我相信這是廣東戲才有的一個香港粵劇的主要特色,同觀眾互動性好強,戲棚保留輕鬆氣氛。

吳: 他們(外國人)看完也覺得很有趣,雖然這種形式多數只會在戲棚出現,可能與正規劇場不同,但一方面可以娛人娛神,也可讓戲班演員發揮他們的特色。

阮: 我記得入行時,戲行正如日中天。日日有戲睇,每個星期都有新戲開。

茹: 當年粵劇是大眾主要娛樂,就像今天的電影和流行音樂。

阮: 我知道當時最貴的飛要八元九角,票價多有零頭,因為有稅,但後來我也試過用四角看電影。

茹: 其實我也擔心下一代觀眾究竟在哪兒? 很多現在的粵劇迷,現時大約五、六十歲,兒時跟父母看過棚戲,中間可能聽開Beatles,最終又回來重拾童年回憶,但現持沒有戲棚的一代,看的都是紅伶明星的粵語長片。

吳: 我的看法比較樂觀。最重要的是有高質素的節目。我有一個住北角的學生,未識粵劇前對新光戲院沒有感覺,但學唱做唸打後便覺得新光戲院關閉實在可惜,我覺得他們有認知便會有認同。

茹: 其實不一定只有古巨基、容祖兒演唱會大賣。最近龍劍笙、梅雪詩的廿五場演場會半小時便售罄,我希望西九大戲棚也不相伯仲,我希望這個戲棚活動可以年年都做,而且越做越好。今天很多謝兩位嘉賓接受訪問,新年再見。


Next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