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題
 
暢談西九 新委員各抒己見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轄下委員小組最近委任多名要員,都是在香港文化藝術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們特別抽出寶貴時間,談談對西九的理念和願景。

 

exhibition博物館委員羅啟妍

情人節的早上,我們走進羅啟妍女士的家。她的家很特別,除了典雅的古董、大量的藝術書藉外,還有很多令人一見鍾情的珠寶首飾。

這位被譽為擁有第一位跨國品牌的華人設計師,當年就是憑著她獨特的眼光和品味,及對中西文化深入的認識,創出以古玉配顏色寶石 珠寶飾物設計 的新路向,中西融合、易於配戴,一直風行至今。

「其實作為文化中心或博物館,一定要大眾化,不能夠曲高和寡。」羅啟妍說「西九的計劃要生活化,變成生活的一部份後便是一種享受。」

這位同時兼任倫敦泰特當代美術館亞太收藏會委員及紐約美術/設計博物館國際委員相信,文化跟藝術和設計根本是一體,成就我們的人生。藝術教育最為重要,能提高人的修養素質,培養多元化豐富的生活,創出新的價值觀,促進社會文明發展。

 

exhibition展覽中心小組委員黑國強

同樣對中國古代藝術品有濃厚與趣的是古玩商黑國強。這位「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創辦人一早來到我們辦公室,邊談邊看塵土飛揚的西九地盤。

「零五年我曾經為找不到一個好場地而大哭一場。」這位看來年青的外省人,早年出道跑歐美推銷古玩,繼承父親黑洪祿經營超過半個世紀的古典傢具生意,深深體會找尋大型展覽場地的困難,所以他特別期待西九展覽館的出現。

「香港勝在集中,無論是 時間、金錢、人才及意念,一些外國人要做七天的展覽工程,香港人做兩天便成。」他說,西九具備成功的條件,他樂意提供用家的看法。

 

exhibition博物館委員梁志和

喜愛以用家角度思考的還有梁志和,現時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我們拜訪當天,他正忙於籌備一個摩洛哥的展覽。

話匣子一開,這位於1996年有份創辦Para/Site藝術空間的藝術家便直接了當表示,今時今日香港已具備成立當代藝術館的條件,他有幸能夠參與及認識多一點,並給予支持是重要的。

「香港藝術發展來得快,卻因為欠缺討論和行動,所以M+有特別重要的角色。」梁志和說。

「香港不一定需要像倫敦、紐約、巴黎一樣的規模,只需要一間好有願景的博物館、一、兩間藝術家經營但push得好盡的空間,和兩、三間不用賺錢的商業畫廊,便會有化學作用。」

 

exhibition表演藝術委員黃志淙博士

音樂最能體現化學作用。就像我們到香港大學採訪當天,學生還是在討論著較早前大師兄許冠傑回校唱歌的餘韻,背後搞手原來是該校的通識教育助理總監黃志淙。

相信不少收音機聽眾一樣,都是自小透過唱片騎師黃志淙了解多一點潮流的歐西音樂。黃志淙說:「過去廿多年我在電台、電視、雜誌其實都是同一樣工作。核心不變,只是崗位不同而已,但最終夢想和理念都是殊途同歸。」

對他來說,音樂就如水一樣,既是必需,且大部份是免費。不過,水有優質水,正如音樂也有優質音樂,給我們一個終生學習和享受過程。

「我相信文化藝術可以免費和優雙軌道發展,令所有人得益。」
 
上頁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