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况速递
 
油麻地 的M+进行曲  
下列那一个展览项目最打动你: 一枚金币?五十多岁的可口可乐霓虹灯?还是棺材铺上的灵异空间?

这些都是「M+进行:油麻地」展览作品内容,标志着西九文化区全新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所策划之「游击」展览系列的首个活动。

这次於油麻地多个地点展出的六件大型装置,并非在一所固定的博物馆内举行,实为我们将「无定所」这个缺点转为优势的成果。

exhibition
白双全(左)向油麻地居民讲解他的作品。
香港当代艺术与历史的重构有着重要的联系,「M+进行:油麻地」以此主题,从不同的叙述方式出发,邀请了七位香港艺术家,包括关尚智+黄慧妍丶梁美萍丶Erkka Nissinen丶白双全丶曾建华和余力为,一同(再)想像香港故事与历史的叙述。

这个展览特意设定一个较开放及灵活的策展框架,反映M+注重流动性及前瞻性的定位,让每位艺术家利用讲故事和视觉叙述的方式,活化油麻地社区一些被遗忘的空间。

岭南文化研究系学生Amy Lee表示:「我认为这个展览能与社区融合,吸引平日较少到博物馆的观众。」Amy是艺术家 Erkka Nissinen在上海街展览的工作人员。

由於并非所有艺术或视觉文化作品都适合在白盒子或黑箱内展出,所以这次展览我们遇上特别多的挑战和机遇。

M+行政总监李立伟博士认为:「如果这个理想的场地是在虚拟网络世界或树梢上的话,那博物馆应该配合和追随艺术家的理念,尽力在那些地方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博物馆应该像个好的舞者,让艺术带领着它起舞。」

exhibition
梁美萍的可口可乐招牌。
在香港找展览场地其实不太容易。M+团队偶然发现一座位於南京街与炮台街交界空置超过十年的五层高大厦。然而,这幢楼宇的「入伙纸」是属於住宅类别,改变其用途为一个临时展览将涉及十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和漫长的程序。 经过多番搜寻後,M+团队终於找到能够适合每位艺术家概念所需的场地,其中一个场地是位於庙街市集附近天桥下的一块露天空地,四周有很多路边小摊丶算命和古董摊档,附近还有油麻地警署丶天后庙和公园,为曾建华的视像空间提供了合适的背景,曾的作品是一件大型的多媒体投影装置,让观众於天桥下沉思有关光明与黑暗丶生命与死亡的历程。

另外,M+团队沿着砵兰街意外地找到两个位於一排棺材铺楼上的单位去展示余力为的摄影作品和录像装置。单位处於一家旅馆旁边,其昏暗的楼梯令人想起灵异故事和电影片段的预告,对余力为那来自社会心理焦虑而来的「鬼故事」,是一个理想的展示地点。

而附近的砵兰街 / 文明里休憩处则是放置梁美萍从澳门运来丶已被弃用的可口可乐和雪碧霓虹灯创作的装置的合适地方,令文物保育与活化城市之间的张力得以浮面的恰当环境。

exhibition
关尚智+黄慧妍的核心价值金币。
然而,对於其他艺术家如白双全,展览场地的不确定性促使了一种更流动的表现手法,他将透过一些表演式的创作把他的「场地」扩大到可以覆盖整个区域。他利用一些像街头推销电讯服务的手法,以油麻地庙街的行人文化来精心策划一连串「表演」,邀请市民参与其创作之工作坊,成果将於不同的店铺内展出。

至於香港最核心的核心价值,最佳象徵是一个由关尚智+黄慧妍设计的24k金币, 也是对香港文化定位的一种反省。

M+策展人方咏甄说,从一开始她们并没有要求参展艺术家按特定主题创作,而是从社会丶历史丶文化叙事的角度及油麻地的城市结构为出发点,创作一系列的作品。

「我们渴望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是艺术家丶策展人或公众都不会拥有展览作品的最终诠释,藉此鼓励所有人参与及建构作品的意义。」

「M+进行:油麻地」展览将於六月十日(星期日)圆满结束,欢迎各位把握最後机会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