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区管理局
电子通讯
2013 / 12月号
谈天说艺 : 郑道炼

来自纽约现代美术馆 (MoMA)的郑道炼於九月加入西九团队成为M+总策展人。受到这个庞大文化项目启发,他毅然离开定居了20年的美国,搬到香港展开充满挑战的新一页。

: 你在哪时开始接触文化艺术?

我在六丶七岁的时候开始对爸爸收藏的少量水墨山水画,以及中国和韩国书法感兴趣。我们亦有一个庞大的西方古典音乐黑胶唱片系列,分为不同时间及种类,由巴洛克丶浪漫主义时期至现代音乐,亦有交响乐丶协奏曲和歌剧等,我每天都在听。我爸爸深明在家中渗入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但他并不是要刻意和我讨论这些藏品,只希望假如我对文化艺术感兴趣也可以在家中轻易接触到,而最後我真的对艺术产生了兴趣。

:有受过艺术训练吗?

其实我在音乐方面的训练比艺术多。我自五岁开始学了15年钢琴亦在合唱团唱歌多年在大学时代曾经表演但现在已没有了。姐姐和我从小已上油画和水彩画等艺术班这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但你最後还是选择了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是我的文化和知识DNA里重要的一环,虽然我在这方面的训练较少,但我在大学修读艺术史而这最後更成为我的职业。

: 你在哪时开始接触香港文化?

80年代当我还在韩国时,香港流行文化如周润发丶张国荣和梅艳芳等电影明星和歌手全都是我和朋友间的主要文化食粮。到90年代念大学时,有几位来自香港及台湾的朋友,我也自然会接触到他们听的歌丶看的电影。

: 你的亚洲背景和西方教育如何影响你的艺术触觉?

我认为是很自然及潜意识的影响。我的背景结合亚洲及西方(美国),但两者在我心目中已融为一体。虽然我来自亚洲,但我之前选择於美国定居及在当地机构工作,但我的兴趣及专长是文化艺术以及亚洲历史,并以20及21世纪为主。

:你在美国已有建立多年的事业,是甚麽原因令你重返亚洲?

虽然我自小在亚洲长大并受这里的文化影响,但毕竟在美国生活了20年,包括20至30多岁这段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因此对我来说今次是搬到另一个地方多於是「重返」亚洲。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在成功及着名的博物馆担任不同岗位,而刺激又有意义的机会一向最能吸引我,M+博物馆已实际存在但博物馆大楼会在数年後才建成,单是这一点已令人十分振奋,由零开始兴建一座博物馆很可能是一生人一次的机会。

: 为何选择来香港?

世界上有很多卓越的城市,各有不同原因,我认为「香港是亚洲国际都会」这口号并非浪得虚名。香港拥有大都会的脉搏,大部分香港人都习惯和外国人共事,令我更容易适应生活。香港现正处於敏感及有时令人困惑的时期,正是香港丶甚至是整个地区的历史时刻,以上各种因素都令我觉得香港是适合我的地方。

: 未来三年有甚麽计划?

我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及扩大策展团队,我们需要更多人才去营运如此规模庞大的博物馆。接着便是建立馆藏,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展开,M+将於2017/18年落成,所以未来三年将会十分关键。现有的「M+ 进行」和「M+ 思考」是很好的活动模式,我希望朝新的方向加强这些活动,让更多香港甚至海外人士认识M+。一间博物馆应该担当教育和娱乐大众的角色,因此M+必须提供资讯和学术知识,我们作为策展人要确保这些工作能有效率丶有意义及有系统地完成